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2022年8月31日上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苏品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杜伟生、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荆秀昆、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婠四位专家莅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工作进展情况考察评估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书记王映辉、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储戟农及古籍室资源研究室全体职工参加了复核工作汇报会。
会议由王映辉书记主持,唐旭东副院长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向复核评估工作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院古籍工作的基本情况。储戟农副所长从古籍管理与库房安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改善、修复统计修复培训、再生性保护和修复科研、宣传服务、经费保障、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创新举措十个方面向复核评估工作组汇报了学校古籍工作自查情况。随后,复核评估工作组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工作。
图 1 专家参观古籍修复室
经过专项汇报与实地考察,复核评估工作组充分肯定了我馆在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古籍整理与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一致认为此次复核工作,我馆准备材料详尽,古籍保护工作表现出色。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承担“全国中医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具体工作。古籍资源研究室以古籍典藏与保护、古籍资源调研与整理、古籍修复、古籍利用与服务为主要工作和研究方向,科室现管理馆藏中医古籍6000余种10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2万余册。1985年建立古籍修复室,是中医专业图书馆最早成立修复工作室的单位,2009年被文化部批准称为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目前,中心主要承担中国中医科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及全国古籍修复与保护专业人员培训,先后抢救性修复濒临损毁的古籍5000余册,配备有古籍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化设备。作为“全国中医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级古籍保护单位”“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我们一直发展自身引领行业,牵头13家中医药图书馆开展了“珍贵中医药古籍修复与扫描”项目,加强行业珍贵中医古籍修复与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传统知识收集整理”项目,促进了行业图书馆古籍保护条件设施的建设,加强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建设,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的保护传承工作。
图 2 各位专家领导及部分参会人员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