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OA系统
首页 / 新闻公告
2023年
Jan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四届二次职工大会


1月10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22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四届二次职工大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东区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出席会议。信息所所长李海燕,副所长储戟农,副所长张兴平,纪委书记刘睦,信息所和数据中心全体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储戟农主持。李海燕所长以《使命担当新时代,笃定前行新征程》为题作2022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2022年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2023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22年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工会2022年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工会财务2022年工作报告的决议》并对我所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2022年度中标国家级项目的团队及业务科室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表彰。


1674009787383ff8080818474759a830185c2c23bf71c49.jpg



《中医药科技查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牵头组织制定的《中医药科技查新技术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


该标准界定了中医药科技查新的基本术语,规定了中医药科技查新的原则、资质、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给出了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撰写方法与格式。


该标准适用于中医药科技查新机构及中医药科技查新人员从事的科技查新工作,也为查新委托人及其他查新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微信图片_20230202090345.jpg



Feb

《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2023年2月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共同召开《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暨学科(专科)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2021年首次发布,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2022年在保持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对评价方案与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术平台、专家团队、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科技奖励、成果产出等6个一级指标及23个二级指标。所有评价数据均来源于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真实、准确,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核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对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工作给予肯定,希望未来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专科建设提供有效引导。

139.jpg



Mar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牵头研制的国家标准《健康信息学  中医药信息标准特征描述框架》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GB/T 42410-2023 《健康信息学中医药信息标准特征描述框架》。该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医药信息学重大攻关项目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李海燕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研制完成。


该标准规定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的三维框架,即业务域维、信息化要素维和特异度维。“业务域”主要指中医药信息涉及的业务主题域范围,包括中医、中药、针灸、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管理五个方面;“信息化要素”划分为术语系统、数据、信息系统、智能设备四个类别;“特异度”指从抽象概念模型过渡到具体操作规范的水平,分为概念层、逻辑层、物理层三个层次。


该标准对标ISO国际标准,根据国内中医药业务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实现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的通用描述框架,有助于快速识别中医药信息标准的开发需求,促进中医药信息领域标准共识的形成及其与大健康信息标准之间的“互联互通”,对我国卫生领域信息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