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牵头、崔蒙团队主导研制的标准项目《健康信息学 中医药信息学语义表达的分类结构 第1部分:框架》(ISO 25664-1 Health Informatics-Categorial structure for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in TCM informatics-Parts 1: Framework)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正式立项。
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是推动传统医学现代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它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赋能科研临床转化、促进国际传播,将中医药经验体系升级为数据驱动的科学范式。而语义规范表达是这一进程的基石。《健康信息学 中医药信息学语义表达的分类结构》系列标准旨在形成适用于中医药信息学领域的规范性语义框架标准,用于规范中医药信息学语义范畴,指导中医药信息研究、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等领域,通过定义特征类及其之间的语义连接,构成约束,来表达中医药信息学概念体系,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发展。ISO 25664-1的立项对系列标准的研制与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ISO标准从提出到发布一般要经历提案阶段(New Work Item Proposal,NP)、起草阶段(Working Draft,WD)、委员会阶段(Committee Draft,CD)、询问阶段(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DIS)、批准阶段(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FDIS)和出版阶段(International Standard),历时约3年左右。本项目于2024年7月15日通过国际标准提案专家论证会,并向ISO/TC 215健康信息学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提交了申报书。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的NP投票中,本项目得到了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等11个成员国家的赞成票。目前,本项目已进入到CD阶段,稳步推进委员会草案编制撰写工作。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出,信息化是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信息学发展与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健康信息学 中医药信息学语义表达的分类结构 第1部分:框架》的立项不仅对奠定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更推动了中医药信息的国际化与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