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李海燕研究员团队主导研制的标准项目《健康信息学——中医药临床研究的PICO信息模型》(ISO/AWI TS 16601)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立项。
《健康信息学——中医药临床研究的PICO信息模型》(ISO/AWI TS 16601)旨在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的PICO信息模型,支持从中医临床试验/研究中自动提取PICO信息,可为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分级提供参考。PICO原则包括患者(popolation)、干预措施(intervention)、比较(comparison)、结果(outcom)四个关键要素,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临床问题构建方法之一,以标准化的方式描述“临床问题”,以确定的格式从临床文献中规范化提取数据,常应用于中医药循证临床指南制定过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8年设立了“健康信息学”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TC215),负责包括健康信息领域及健康信息与通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涉及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有关的临床研究。ISO/TC215下设有中医药信息学联合工作组(JWG1),负责中医药和健康信息学交叉领域的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2022年,由ISO/TC215国内对口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推荐,本标准在ISO/TC215 JWG1进行了多轮答辩,最终通过投票并于2024年成功立项。
《健康信息学——中医药临床研究的PICO信息模型》(ISO/AWI TS 16601)立项对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文献证据的规范化处理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借助标准化的PICO信息模型,将模糊的“临床问题”转化为明确清晰的“研究问题”;也可为指南的开发者提供有力的规范,在构建中医药循证临床指南时,制定研究问题和检索策略,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证据;此外,本标准还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循证临床指南中的证据,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