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学术周照片.jpg


2022年8月22日-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学术周,本届学术周采取网络直播方式,以我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实施为契机,以解决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目标,汇聚和汲取相关学科领域的优势资源、技术与方法,推动中医药信息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关注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前沿与热点“大数据时代中医的飞跃——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和中医药图书情报学的特色优势“跨越千年的对话——中医古籍保护研究与数字化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医处处长邱岳、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学术周邀请了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经验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与我所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知名机构的32位资深专家以及中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本届学术周有近千位学员报名参加,利用五天时间,“关注科学前沿、交流创新成果、加快技术推广、营造创新氛围”,围绕信息学学科建设、知识图谱技术、数据挖掘分析、情报研究与学术评价方法、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开展学术交流与分享,为中医药信息研究和中医药图书情报研究的技术攻关开启更有价值的思路。

学术周期间,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赵瑞雪研究员分享了科研院所信息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展望,北京交通大学周雪忠教授、浙江大学张宁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李晓瑛研究员分别对知识图谱构建经验与关键技术攻关的心得进行了讲解;首都医科大学马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安新颖研究员阐述了高校与学科评价体系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兆兰教授展示了中医药循证医学经典与创新研究方法;北京大学苏祺教授解读了古籍数字化技术进展,国家图书馆林世田研究馆员、赵前研究馆员以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罗琳研究馆员展示了目录学研究进展和成果,还有来自我院二级院所的专家讲授了名医经验传承信息技术、网络药理学、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区块链技术、中医古籍联合编目等等,内容琳琅满目,专家们如数家珍,将自己多年的学术心得倾囊相授;听会的学者和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颇有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信息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持续强化学科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2020年以来,信息所采取网络直播方式连续举办一年一度的学术周活动,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为中医药信息研究学者们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融汇中医药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等相关领域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重点交流中医药信息研究的前沿热点和研究硕果,不断促进“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图书情报学”等学科发展,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附:会议回放链接:

https://appiej9zsbl1248.h5.xiaoeknow.com/p/course/column/p_62fb1a49e4b0eca59c238462


稿:杨硕、尹仁芳、陈泽慧

图:包蕾、王蕊、卢鹤、傅小欧